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8月30日,我校组织开展辅导员专题培训。本次培训紧扣辅导员九大工作职责,聚焦思想引领、事务管理与学生服务等关键环节,通过政策解读、案例研讨与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切实增强辅导员的理论素养与实务能力。全体辅导员参加培训。
郑州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聂娜作“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专题讲座。她从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围绕核心能力构建、网络思政创新与职业挑战应对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聂娜指出,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应不断夯实沟通、决策等通用能力,持续深化思政教育、心理辅导等专业素养,积极拓展科研与应用能力,实现从“事务型”向“专家型”转变。面对Z世代学生群体,她建议灵活运用微博、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以“用户体验”思维提升网络思政的互动性与实效性,同时加强工作经验的科研转化,推动“经验科学化”。她强调,辅导员应严格遵循《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等文件精神,坚守育人初心,持续学习、守正创新,努力成为学生信赖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教务处副处长岳伟丽开展“学生选课、辅修专业与学业预警机制”专题培训,全面梳理从入学到毕业全周期的学业管理政策与操作规范。她就选课流程、常见问题与关键时间节点进行细致讲解,帮助辅导员提前预判、精准指导;详细介绍辅修专业的申请条件、修读要求与学业安排,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科视野,强化过程跟踪与支持;针对学业预警,明确预警类型、触发机制与干预流程,建议建立分级沟通与帮扶机制,实现“早发现、早介入、早引导”。她强调,辅导员应不断提升政策解读与业务指导能力,扎实推进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为学生学业发展筑牢保障。
校医院唐景殊就大学生医保政策开展专题讲解,针对2025年度医保参保标准、报销待遇及服务流程作出详细说明,介绍了个人缴费金额、校内门诊报销比例、全国住院就医免备案政策,以及寒暑假、实习期间异地就医同等待遇内容,并现场演示“郑好办”APP、支付宝等线上参保渠道,帮助辅导员熟练掌握医保业务办理流程,切实保障学生权益。
全体辅导员参与《河南省本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分时、分类操作指南》专题研讨,各学院副书记与辅导员结合工作实际,围绕思想价值引领、日常管理、安全稳定与心理危机干预等重点议题,交流《指南》应用体会与实施难点,集体研讨解决方案,共享有效经验,进一步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化。
本次培训系统性强、内容充实、注重实效,得到参训辅导员的广泛好评。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持续强化自身职业素养,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全面成长与学校高质量发展。
(学生处 杨晶/文 史光磊/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