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3日至25日进行,为培养考生诚信守纪意识,构建良好考试秩序,根据河南省教育考试院、郑州市招生考试中心对考试的相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现就做好考生考前教育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考前诚信教育
1.各学院要集中开展警示教育和诚信教育,利用主题班会、学院公告栏、班级QQ群、班级微信群等多个渠道向考生宣传《教育法》、《刑法修正案(九)》警示教育宣传片、《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内容;要将放大的《考场规则》、《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摘要)张贴或放置在室外醒目位置,组织考生认真阅读学习。要让学生全面了解诚信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和考试违规带来的严重后果,引导学生诚信报考、诚信应考,自觉抵制违法违规失信行为。
2. 按照上级要求,研究生考试实行考前教育责任人制度,考生出现违纪舞弊行为,辅导员和学院领导也将承担相应责任。
3.请各学院于12月19日前将开展诚信教育活动的宣传材料、活动图片及影像资料(两张现场照片,一个15秒的小视频)、诚信教育活动总结等材料报送至龙子湖校区知行楼111室。
二、提醒考生做好考前准备
(一)提醒考生做好考前身心调整
1.各学院要加强对考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帮助考生树立健康考试心态,避免出现心理起伏。
2.提醒考生临考前注意劳逸结合,饮食起居讲卫生、有规律,避免进食生冷和辛辣刺激性食物,预防疾病侵袭和身体损伤,保持身心的最佳状态。
(二)提醒考生保管好证件,认真参加模拟入场演练
1.各学院要提醒考生须凭准考证和身份证两证齐全方可进入考点,务必要保管好准考证和身份证,熟悉准考证上的各科考试时间、考场编号。身份证丢失或过期的考生要及时到公安部门补办临时身份证或带照片的身份证明(由公安部门在照片上加盖骑缝章)。
2.学校将于考前组织考生进行包括无声入场、身份验证、突发异常情况处置等在内的全过程模拟演练,帮助师生熟悉考试流程,熟练掌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法和程序。
(三)教育考生按规定时间交卷出场
考生要充分利用考试时间答题,考试结束指令发出后,应停止答题,按照监考老师的统一要求整理好答题卡、试题卷和草稿纸,不得将答题卡、试题卷、草稿纸和文具带出考场,否则按违规处理。待监考教师退场指令发出后,考生应按顺序依次离开考场和考点,不要在考点内聚集逗留。
(四)教育考生从容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故
学校设立有安全疏散区域,制定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如出现突发公共安全事故,考生应从容应对,不要慌乱,听从监考老师指挥,有序疏散到安全区域。
三、做实做细“无声入场”
实行“无声入场”是当前形势和现有技术条件下进一步净化考试环境、防范作弊犯罪的重要手段,是确保考试安全的重要举措。各学院要充分认识到“无声入场”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将相关工作做细做实。
(一)切实做好“无声入场”演练的实施
1.“无声入场”,即考生入场须接受金属探测器检查,无报警声响方可入场。
2.金属探测器未报警者为合格,然后进入身份验证程序。金属探测器报警为不合格,考生自行处理禁带物品后重新接受全面检查。
3.对身体内安装植入金属物的考生,在模拟演练时,监考员将仔细核对医疗证明上标注的部位与考生身体报警部位是否一致,非对应部位按规定程序进行检查,确保合格通过。
4.允许考生眼镜带有金属,监考员将目测眼镜是否超宽、超厚、偏重,是否有针孔、开关等。
5.检查中发现疑似禁带物品,监考员可要求考生出示(不得搜身)。
(二)“无声入场”演练的时间、地点
“无声入场”演练具体时间和演练地点另行通知,演练所需器材由学校统一提供。
(三)切实做好“无声入场”演练的宣传教育
1.各学院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签订诚信承诺书等多种形式,向本院考生宣传入场检查的内容、方式、流程和重要意义,教育考生积极支持和配合入场演练检查工作。
2.所有考生须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承诺自觉接受、配合检查。考生要提前做好准备,对所着服装、鞋子等反复检查,确保不携带任何违禁物品,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对未按要求做好准备或不配合检查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演练前要明确告知考生禁带以下物品:各种具有发送或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如移动电话、对讲机、无线耳机及其它无线接收、传送设备等),电子存储记忆录放、扫描设备,手表等计时工具,涂改液、修正带等各种文具;带有金属物品的服装(包括带金属挂钩和钢圈的女生内衣)、鞋帽(带金属的鞋带、鞋眼、鞋底、装饰)、腰带、裤子挂钩、衣扣;项链、耳坠、发卡、手镯、戒指、钥匙、硬币、磁卡(餐卡、房卡、公交卡、银行卡等)等铁磁性物品;各种自带的食品和饮品;其它非考试必需物品。
学生处
2023年12月13日